当ESG成为企业必答题,星纵物联用数字感知,助力企业“交卷”!
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首次提出ESG概念,经过近20年的发展,“环境”、“社会”、“治理”这三个理念,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2020年9月,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该目标与ESG的理念不谋而合,近年来,ESG更是成为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风向标,尤其是近几年在各上市公司掀起的“信批潮”,更是让ESG成为了企业的“必答题”。
“双碳”目标下,企业需要依托能耗精细化管理,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以此提升ESG系数,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与声誉,提升企业投资价值及竞争力。随着5G、AI、IoT等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升级也步入了快车道,物联网技术为企业低碳转型和ESG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有效保障。
建筑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来源之一。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建筑物照明、采暖制冷设备和其他装置消耗了全球约40%的能源,这些能耗所产生碳排放相当于全球碳排放量的21%。因此,发展绿色建筑、加强节能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创新、推广和应用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路径。星纵物联作为专业的数字感知产品提供商,采用基于LoRaWAN®的物联网传感器、网关、终端设备等,从建筑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三大维度入手,通过空间用电管理,空间环境监测等手段,打造安全、绿色、环保的楼宇环境,助力企业节能减排,优化ESG关键绩效指标,提升ESG评级。
打造绿色节能建筑,从能耗管理入手
近期,星纵物联携手合作伙伴在浙江杭州为某全新办公大厦智能化建设进行“量身定制”,作为当地智慧办公标杆工程,该大楼拟通过实施能耗监测与智能化管理,达成整栋办公楼的节能目标。
楼宇通体共计35层,经过实地考察与测试,星纵物联对大楼内电梯厅、办公区、会议室、卫生间、走廊过道、茶水间、弱电井、垃圾房等区域进行相应的智能化部署。在该项目中,共部署星纵物联WS202 PIR&光照传感器、WS50x智能开关面板、WS301无线门磁传感器、WS515智能插座面板、EM300-TH温湿度传感器、AM319室内环境监测传感器、UG65室内型基站网关等近2000台基于LoRaWAN®的设备,设备之间可通过Milesight D2D协议进行本地联动,实现部署区域的智能灯光控制(人来灯开、人走灯灭)或空调、新风系统的开/关联动,以实现大楼内能耗监测、环境监测等功能,降低碳排放,做到真正的节能减排。
以上传感器和终端均通过LoRaWAN®无线传输方式将数据对接到网关,再通过网关内置的网络服务器(NS),以MQTT协议对接到能耗监测管理平台,实现大楼的远程智能化管理。
绿色建筑智能化改造,聚焦空间环境监测
根据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合格的绿色建筑,应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前提,在全寿命周期内,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于此,星纵物联与合作伙伴共同为江苏某高校打造了一套基于LoRaWAN®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通过采集室内甲醛、总挥发性有机物、PM2.5、PM10等环境参数,给当地住建局提供环境监测数据,同时也提升高校内部环境的舒适度。
该项目共涵盖两栋教学楼共计25层,每层在聚集人数较多的公共空间进行室内环境监测。根据客户最关注的环境参数,星纵物联将监测区域划分为“已安装甲醛监测传感器区域”(以下简称“A类区域“)和“未安装甲醛监测传感器区域”(以下简称”B类区域“)两部分。在A类区域,部署安装AM308室内环境监测传感器,对环境中的PM2.5&PM10和TVOC等参数进行重点监测。而在B类区域,安装了具备甲醛监测功能的AM319室内环境监测传感器,对空间中的甲醛及其他空气指数进行实时监测。
以上传感器皆通过LoRaWAN®无线传输方式将数据对接到LoRaWAN®基站网关,通过MQTT协议对接到绿建监测平台,在平台端监测室内环境的数据,方便住建局进行远程数据管理与分析。
今年5月,国务院提出建立健全ESG体系,强调立足实际,积极参与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规则、ESG评价标准等。实现”双碳“目标,需要ESG理念的推进,各企业如何做好ESG这份”必答题“,也将反推”双碳“目标的前进速度。星纵物联也将持续躬身入局ESG,不断创新优化产品与服务,积极推进绿色建筑ESG发展,为早日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做出贡献!